2015 春季拍卖会 现当代艺术

5月17日 上午10时30分
北京昆仑饭店


本公司不再对禁止出境拍品标注“*”,由买受人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文物出境审核手续。 所有成交价均已包含15%买家佣金。

Lot 866

关良(1900-1986)  小庙

估价(人民币):280,000-350,000

成交价(人民币):322,000

年代:1930年代初

签名:签名:Kuan Liang

材质:布面 油画

尺寸:24.5×29.5 cm.

展览

“关良百年纪念展”,2000年4月19日至5月14日,大未来画廊,台北

出版

《关良百年纪念展》,大未来画廊,台北,2000年4月,第45页
《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:关良》,文化艺术出版社,北京,2009年,第198页

简介

说明:诗意与单纯
(拍品编号 866-867) 关良风景油画的艺术特色
关良的戏曲人物彩墨画独树一帜,元气淋漓,堪称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。不过,他的艺术生涯却始于油画创作,关良的油画存世不多,涉及的题材也主要集中在风景、静物与肖像,但他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不容忽视的,有的论者甚至说:“他的油画毫无疑问是第一流的,只有几个精英可以与之比肩。” ① 应该这样说,油画与国画在关良的创作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。
关良的艺术理念,奠基于留学期间。1917年,关良随兄东渡日本,先后进入“川端研究所”与“太平洋画会”(后改称“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”)习画,师从名家藤岛武二和中村不折,初次接触到了受印象主义影响的写实画风。据《关良回忆录》记载,他在日本还观摩了“马奈、莫奈、雷诺阿、德加、毕赛罗的一些作品,也欣赏塞尚、马蒂斯的作品”,更注意的是“高更和凡·高的造型构图”。这个最初的“拿来”阶段,为他日后个人风格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。
关良回国后一边从事美术教育,一边继续创作,并很快崭露头角。他对当时画坛陈陈相因的现状十分不满,著文为现代艺术激烈鼓吹:“我们咒诅生在现代的画家不懂现代绘画 ! ” ② 但与此同时,他也并没有生搬西方经验,而是开始研究国画的笔墨。从他的自述看来,这种研习完全立足于开拓中国画的表现空间、寻找中西融合的可能性上,所以他不是“从学山水、花鸟的技法一一入手,而是用什么学什么,揉(糅)合了用笔用墨的各种方法。” ③ 通过中、西画两个领域的实践,关良认为:“欧洲近代和现代的许多画家,都不同程度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,许多人在画面中追求比较平面的效果……欧洲艺术中许多原理和方法,我们老祖宗是早有的。” ④ 这更加坚定他推崇“单纯化”的美学:“我们认定单纯化是现代艺术的顶点,此种作品的构图、色彩、笔触、线条等,初时看来,似得很为幼稚。若以精细的眼光再细地观察下去,就发现构图的精密、色彩的厚味、笔触的老练、线条的趣味,并含着伟大的魅力,能把观众的心灵都抓住,这就是单纯化艺术的价值了。” ⑤ 今天看来,这一段评论真无异于夫子自道。
1930年至1933年,关良在武昌艺专任教。1935年,与他一同工作过的倪贻德在《关良》一文中回忆当时的关良仍然“不绝地受着外来的影响,在跟着时代跑。但是我们研究他们的作品,并不想直接模仿他们……,即如在关良的画面上,虽然在某一部分可以看出受了某人的影响,然而全体看来,还是他自己的,他总是保存着他的潇洒的抒情的气氛。”
《小庙》(拍品编号866)大抵就创作于这一时期。画面虽然以中式建筑为主题,但似乎有意选择一个特殊的取景角度,建筑物几乎都没有完整呈现,并且弱化了景深,墙壁、台阶及部分建筑用平涂手法,结构关系也不明显,这些都符合关良“平面上找艺术”的追求。树干、檐角一笔而成,颇为潇洒,仿佛也带有国画笔墨的神韵。而调子控制在一片灰黄中,沉静而略带忧郁,墙壁投下的阴影,带来了微妙的变化。刷抹出的树冠,好像被风吹拂,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灵动。此画予人的初步印象有塞尚的影子,但细细品味,其手法与意境又确实是关良式的。落款署“kuanliang”,在已知作品中极为少见,据关良之子关汉兴考证,带有相同落款者仅数件。其中一幅《静物》确定为1931年所作,与此画在色调及风格上可相互印证,是判断《小庙》创作年代的一个间接证据。
1946年9月关良到杭州国立艺专任教,至50年代中期定居上海之前,关良创作了一系列以西湖为主题的风景油画。1950年创作的《杭州灵隐寺》(拍品编号867)便是其中之一。与前作相似,关良没有选取古刹名迹中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描绘对象,而只是截取了红墙边林荫道旁的即景,游人寥落,亭台为树木所遮掩。画家本就意不在胜景,而在于当时当地的个人感受。
画面的经营颇为讲究,斜向延伸的道路与墙垣构成夹角,在构图上既强化了景深效果,又成为组织景物的基础。画家据此设置了若干相对应的视觉元素,如道路右侧大部处于阴影中,色调较深沉,给人的感觉显得“重”,而道路左侧色调鲜明跳跃,显得“轻” ; 前景的树干贯通画面,以黑色勾勒轮廓,体量感很强,而左侧的树干虽仅用深色平涂,但姿态完整,也达到使画面平衡的作用。斑驳的光影投射在路面上,形成了一个渐强的节奏,令鹅黄的树叶与鲜红的廊柱既传达出绚烂光感,又不那么刺目突兀。此画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关良善于把巨大空间、复杂色彩和结构关系单纯化、典型化的特点。
与《小庙》相比,此作在画法及色彩运用上显然更为自如,特别是对光影的追求极为优美动人,似乎借鉴了印象派的表现方式,但又很难找到痕迹,可以说完全被化入画家的个人风格之中。如果说《小庙》的调子比较沉静理性的话,那么《杭州灵隐寺》就显得明朗、欢快,也代表了关良作品的典型面貌。
注释
① 李小山:《病树前头万木春》,载于《关良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9年,第36页。
② 关良:《美 术与时代》,载于《美 育》,1937年第4期。
③ 关良:《关良回忆录》,载于《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 — 关良》,文化艺术出版社,2009年,第97页。
④ 关良:《艺事随谈》,载于《关良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9年,第321-322页。
⑤ 关良:《艺术的还原性》,载于《申报·艺术界》,1925年12月9日。

京ICP备17021058号-1
版权所有 © 2005-2024.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华熙国际中心C座26层 邮编: 100022
电话: (86-10)5887.0808 传真: (86-10)5887.0909 Email: info@chengxuan.com